魅力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吉林省 辽宁省 河南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江西省 陕西省 黑龙江 更多>>
中国新城镇建设 » 法制频道 > 法眼观察 > 正文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10-57723285

专家共话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

核心提示: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导语:在公众的期待中,中央电视台历时近三年创作的十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8月29日晚继续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观众见面,晚上9点播出《互联网时代》第五集“崛起”,节目播出同时主持人王小丫和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张坤,以及《互联网时代》两位总导演石强、孙曾田一起与网友在线交流,聊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文字实录:

  主持人王小丫: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的《边看边聊》到今天已经进入第五期。大家都知道现在央视财经频道正在热播一部跟我们这个时代特别紧密的、一部气势恢宏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今天正好播到了第五集。今天我们请到了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张坤,还请到《互联网时代》的两位总导演,一位是石强导演,另外一位是孙曾田导演。

  今天的《边看边聊》比较有意思,一方面比较宏观、比较哲学,互联网对我们这个时代、未来、社会影响。另外一些方面还有一些细节性问题请问两位主创人员、导演,在互联网时代的制作过程当中,对互联网这个时代都有怎样的理解和心得体会,当然今天张总在这里,就更有意思了。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青年报》是年轻人的精神沃土和精神家园,而我们知道互联网进入中国今年是20年,有很多年轻人,可能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有些不一样,他出身的时候就带着有这种互联网的基因,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所以来到这个地方,我在想,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和前两天的《边看边聊》有些不一样。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青年报的张总,他是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在中间的是导演孙曾田导演,这位是石强导演。下面请三位嘉宾概述一下,对于互联网的精神如何解读和理解的?先由张总开始。

  张坤:我理解的互联网精神,是人和自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这样一种关系。

  主持人王小丫:互联网关系是让人和自己、他人、万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每个人都有关系。

  孙曾田:互联网使整个一切都会共享、分享。

  主持人王小丫:您的这个观点让我一下想起了,那天郭启宏院士说,互联网精神是理想主义的,非常浪漫的,在云端一个大家共享的一个事物。石强导演的观点呢?

  石强:其实有很多词可以形容它,今天播第五集,我结合第五集内容说一下。在我眼里,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技术开放,从来没有这样一项技术使我们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们由个体变成群体,因此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我们拥有如此强大的长期能力,这样一个时代。

  主持人王小丫:一方面它是开放的,永远没有边界,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一方面又是非常紧密的,我觉得这个当中有很奇妙的感受,大家在这个时代当中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体会。片子播到今天是第五集,题目是《崛起》,很多朋友看到这个片子,心中都有自己的感受。请两位导演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整个十集系列片,你们个人认为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孙曾田:最大的亮点是站在全人类的发展进程里,另外站在全球概括的一个视野,大家看这个时代发生最大的一个变化。

  主持人王小丫:它其实是一个非常远的一个视角。

  石强:就是没有站在互联网的角度去理解互联网,站在历史进程当中观察互联网。第二个是很客观地去尊重事实的中性表达,站在整个国际的视野上,看待所有互联网事务对于整个人类带来的命题。第三,所有东西根植于专业性的东西,这个片子超越这样一个理解。

  主持人王小丫:是一种质朴表达。我们注意到系列片的片头最后一个镜头,当互联网时代这几个字出现,第一眼看到片头的时候,想起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好像是人类生命当中里程碑的感觉——站在人类高度。张总,说说您的感受和评价?

  张坤:时代、浪潮、能量、再构,大时代浪潮,正能量再构。前面四集,连在一起,做一个融媒标题。这是第一个感觉。

  第二,其实就是我刚才说的互联网感受,人与自己、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任何事物都跟这个“关系”有关系,期待下一步崛起,更加返璞归真,返璞到人类本身的原点,有这样期待。

  主持人王小丫:现在很多传统媒体,不断地跟新媒体融合。我了解到《中国青年报》很早的时候就进军互联网,中青在线2000年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开通,是首家在市场上运作的中央新闻媒体网站。您做过纸媒,现在站在新媒体的角度,您对这两头其实都是很熟悉的,都非常了解,您觉得站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中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或者您觉得难吗?或者您对于未来有什么样的一种期待?

  张坤:两个字就是“危”@“机”。“危”毋庸置疑,目前面临危险,报业唱衰,包括我们自身。虽然十几年前走在最前面,但是我们在观念、机制、人才、资金很多方面相对来说落后,这是“危”的层面。但“危”永远跟“机”连在一起,我更看重危如何转化成机——危中有机。只要报纸的灵魂和价值观在,只要融合了新媒体的基因,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全媒体之路:这张报纸专业的灵魂、口碑、专注专业和如此了队伍,是符合互联网精神的。《中国青年报》这几年输送出去的三个人才,成功创办了互联网上市公司。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精神点燃《中国青年报》,点亮青年特色。这些是我来的路上突然想到。

  最近这几年,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顶尖资本,还是在向传统媒体注入,什么原因?传统媒体、主流媒体还是有它自身的品牌力、公信力,特别是有很多内在价值,包括社会责任等,这些是具有很大成长性增值空间的。我还是坚持说:要用互联网思维指导中青报下一步发展,我是充满信心的。

  主持人王小丫:其实我觉得我们祖先发明这个汉字,或者词汇的时候,是特别智慧的,比如像很多词,推敲、危机,其实是一个哲学。危和机是有变更的,是有转换的,可能古人不太了解,也许今天“危机”这个词不是并排两个汉字的排列,而是危然后加点,像现在的“危·机”,有一种转换层面的意思。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有优势,像张总刚才您谈到的,很多投资还是非常青睐传统媒体的,刚才您也谈到了原因了。您对于“内容为王”这一条,您觉得这是一条真理,是媒体走向兴盛的宗旨,您如何看待这一点?

  张坤:内容为王,是报业竞争力核心元素之一,始终要坚持。中青报正在努力打造强实力,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主流青年媒体,要有全新的变革转型。中青报应该从功能转型,过去以看中青报的读者为导向,现在应该向用中青报的用户为导向转变;产业转型,传统中青报的报态向新型业态转变;内容转型,从报网互动向全媒交融转变;传播转型,从机械化的“每天中青报”到“24小时中青社”,从形态外延到内涵,都要有本质的变化。“24小时中青社”,意味着全天候的滚动,我们这次的云南地震全媒体报道探索创新非常好,第一时间微博发布总理在现场带头默哀,现场报道用“时间轴”、“图文融媒”等音视频多形式展现。

  主持人王小丫:今天我来到这,发现中青报真的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天然一脉相承的感觉,它有优势。像中青在线、校媒网。其实你看学校,这就是洋溢着青春气息,一去不复返,对于我们来说是校园之梦。对于中青报和中青在线有一种天然的互联网优势。互联网有很多原住民,都是在张总您这一块,所以您觉得这种优势怎么样去解读或者去把握这份优势?

  张坤:“全媒体出发,中青报出品”,你们来是一个契机和促进,我们正在进行大调研和大讨论,全媒体转型,是去年底提出来。中国青年报提出来全媒体转型有两条路径要走,一条路径是打造四个融合平台:即一是以报网融合为基础的全媒体内容制播平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二是以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现在在全国影响非常大,覆盖四百多个高校,全国独一无二)、KAB创业教育(覆盖一千所高校)、职业教育等为基础的大学生成长平台,拓展精准渠道和垂直用户;三是以舆情和社会调查为基础的交互信息服务平台,增强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力。我们的中青华云新媒体公司,有多项专利技术,服务国家有关部委,自身也已经进入完全市场化的运作阶段,正在更紧密地融合到全媒体产业链条中;最后第四个平台,是以服务青年志愿者为基础的国家志愿者公益支撑平台,提高品牌责任力和社会参与度,这个平台是科技部、教育部主办的国家项目,中青报和中青华云负责具体承办。

  中青报全媒体转型还有一个路径,简单讲,打造三大类融合产品。一类就是多介质、多载体的内容产品,包括传统报道等多终端体验产品也算,各种网上,微信,各种时间轴、融媒,比较有意思的各种新形态。中国青年报这几年还打造微电影、MTV,其中有一部MTV,前年在纽约时报广场滚动播出一个星期,叫《我的中国节》,MTV在央视播出,我们刚刚在内蒙古联合出品拍摄的的电视剧《亲亲阿伦河》刚杀青,国庆播出。很多人可能很奇怪,怎么做这些?媒体就是文化传播平台啊,都是青年文化产品啊!不一一细说,我们也正在努力打造新媒体移动客户端的产品集群。

  主持人王小丫:很全方位。

  张坤:第二类是多样态的品牌项目产品,包括依托品牌的节庆、会展、论坛线上线下活动和产品,譬如9月初我们参与打造北京昌平世界魔术之都的国际魔术大赛,开幕式、闭幕式都宏大,世界最顶尖的魔术师集聚昌平,《中国青年报》和文化部、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主办,几百所高校交流魔术社团参与,已经连续做了三年,非常酷,非常High,是一次娱乐和文化盛宴,邀请你们参加啊!

  还有第三类是多元化的正在努力打造的评估服务产品,更多服务类产品,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远远没有拿出来,我们正在努力。当然,我们面对的各种挑战是严峻的,下面讲一下三个保障,如果没有一定的机制保障,人才保障,队伍保障,包括文化保障,就缺少动力和源泉。过去做新媒体,客观讲,报社一直以来是本着不新增投入原则的,我们报社也主要是自收自支为主的事业单位,尽管是中宣部直管的大报,团中央的机关报。今年报社第一次拿出两百万风险孵化基金,当然还配套了一些政策,尝试做全媒体孵化体验产品,报社鼓励80后、90后媒体人参与,内部招投标,内部进行评估、竞标,目前五个产品已经通过。所以这个我觉得是试图努力在进行机制创新过程中的。

  主持人王小丫:其实我觉得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当然这是一种时代的要求,当然也有一些非常具体的挑战,我讲的具体,可能涉及到一些机制挑战,涉及到一些经费挑战,而我们知道中青在线完全市场化运作,我想问一下张总,现在的中青在线在商言商,或者说做新媒体,就是要用户至上,是不是能够自负盈亏,或者说这一块用户产生的点击量,可能不收费,能不能也像有些商业网站那样,或者羊毛出在猪身上、鱼身上,或者怎么样?目前整个运作的资金的一些情况是怎样的?

  张坤:中国目前的新闻网站,客观地说,目前没有看到真正实现盈利的。中青在线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最早一批相对独立运营的、挑起大旗的新闻网站,这是一个阶段,是引领潮流的,但一直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前一段,前七八年,资金基本上烧得差不多了;第二阶段,近五年到今天,进入到全媒体融合阶段,我们把中青在线和我们的报纸,跟其他的内容平台全部进行融合,从运营角度进行了报网全媒体整合营销。目前全国报业,无论广告、活动各方面全面下滑,而中青报,由于中青在线报网融合,使得我们这几年,相比于自身实现了每年增长和稳定。这就是中青在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通过中青在线孵化出很多有潜力的平台和产品——五六个子网,还有刚才讲校媒联盟、KAB、一系列新产品等等。

  我一个多月以前,刚刚接任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想到的主要问题是更进一步推动全媒体转型。中青在线今年年底将开始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全媒体转型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场、走进用户。

  主持人王小丫:其实从您刚才那段话当中能够感受到,也许新兴媒体现在还没有赚到钱,或者没有赚到更多的钱。但是纸媒在下滑,或者传统媒体受到新兴媒体越来越大的挑战的时候,其实它们俩有血缘的传承,可以相互帮扶。一边是品牌内容为王,另外一方面是方式方法的新颖,或者互联化,所以它们之间有一种这样的融合,从而崛起,刚好就是我们今天这一集的题目“崛起”。

  张总刚才很激动的,使我们看到《中国青年报》这张报纸后面,有着非常多的传统和新兴融合、新兴崛起,传统继续输送血液,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新的这种产业也好,新的媒体形式也好,新的操作办法也好,真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所以我特别想问一下两位导演,此时此刻台长也不在这,你们在经历了三年的《互联网时代》制作之后,现在片子拍完了,十集已经杀青播出了,你们对于新媒体有一些心动感觉吗?比如说你们有没有曾经想过“我也要从传统媒体跳跃到新兴媒体”。我想肯定有过?

  石强:孙老师曾经说过,他原先觉得他做纪录片以原先的方式,基本上到了该退休的年龄,现在说,纪录片完全新的方法、新的手段、新的模式重新进行纪录片的生产。作为一个媒体人,不可能做这样一个题目的时候,不同时思考自己所身处行业、职业等,有的时候很刻意地关注这些东西,因为我很想去理解。

  第一个都说转型,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去区分一些东西的时候,有一次去普利策委员会采访的时候,他们有一个要求,无形之中将这两者形成一种割裂和对立。数字时代,新型媒体背后机制、关系发生变化,千万不要看载体形式和渠道,而要真正理解新兴媒体新到底是什么。对话模式、交互关系、与用户之间关系都发生根本性变化,单向传播到真正用户一起联合创造,很多变化,如何理解?如果说转型,互联网时代怎么完成自己发力,顺势而为。考虑媒体转型、融合的时候,从媒体本质出发考虑问题,与互联网企业出发考虑问题的方式,很多时候不一样。如果媒体出发,我首先可能考虑内容传播,我是一个媒体,但是如果作为互联网公司,会放开所有的手脚去考虑,这两个本质不同。

  其实我们过去都知道我们有受众群、读者群、观众群,今天上来张总就说,如果用用户思维去看,把他当成用户,关系发生变化。传统媒体本身来讲过去单向传播,并不考虑一个社群,但是今天如果用户思维考虑,用户黏性够不够,也许来自于社交黏性、参与黏性。用户创造在这个时代可能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普通用户的创造。用户创造是否通过这个平台会释放出来,有什么样的机制平台能够释放出来。

  我们了解到,其实在BBC,现在将近40%的新闻来自于UGC平台、用户创造平台,任何一件新闻发生的时候,用户迅速通过推特、facebook、微博等等各种平台,迅速将资料、图片、视频传到整个生产线最重要部分。有一句话,今后媒体生产、内容生产,也许是这座高楼里专业人士和高楼之外业余人士合作联合生产,这是我想深度关系层面。

  如果再围绕着中青在线也好,还是别的新闻网站,不再看作门户,很多媒体转型转的网,上的网,某种意义上是官网时代,连wap1.0时代谈不上。今天门户网站形式可以称为传统媒体,在我看来,它的机制已经是传统媒体。移动互联,APP传输情况下,用户可以随时参与共同创造情况下,用户视为同等价值观群落的观念下,门户思维,这个很重要。

  《中国青年报》更多的是年轻人,中青在线如果形成庞大的共同价值文化兴趣群,能不能做旅游、教育,甚至做风投、创业都不奇怪。互联网时代,需要把这些背后的变革理清楚,当然很重要的一点,体制转变。

  张坤:附议两句,非常赞同石导。我在《中国青年报》内部经常说的一句话刚好印证了这一句话,没有新媒体,只有新服务,我眼中的新媒体,技术、人才、资金当然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能不能适应和创造新的受众需求。一个是适应需求,还要创造需求,我把新媒体理解为能够适应和创造新需求、提供新的服务,这样一种整合创新的思维模式。这是我在中青报内部这六七年来,一直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艰难实践和探索的,譬如我们几乎一无所有地创建了中国KAB创业教育、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和职业教育等渠道,覆盖一千多所高校,回到原点,这张纸报、《中国青年报》,大学生看纸质的越来越少了,那么是不是有什么办法,使中国青年报社从报态到业态转型,和大学生和年轻人发生关系?比如各种线上线下能发生关系的活动。所以我们创办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世博会、大运会、亚运会、青奥会战略合作,对话施罗德、拉法兰、潘基文等,都是为了服务青年成长这个需求。

  主持人王小丫:这是实质思维转变内容所在,新媒体不太赞成,应该是新兴媒体,新是新旧的新,一种崭新、划时代,还有第二字新,更愿意理解成一个动词,正在崛起、出现、探索等等一系列,所有新兴两个字背后一定有思维的根本化转变?孙导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孙曾田:从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正好体现了这个过程,大学毕业正好赶上改革开放,我的整个工作时代是最好的电视时代,这个大平台上受益,甚至做出一些贡献,但是当我面对这个,其实实际对我来说,一做这个片子的时候,更意识到这是一个大时代来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危机,既是危,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机,像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我们过去从事的可能不是特别传统,但是面对互联网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传统的媒体了,这对我的冲击特别大,所以我觉得在整个创作过程里,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甚至是适应过程,过去都在传统纪录片里,基本上是具体故事。

  互联网把全球连起来,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图像的,具体图像只有电脑,所有都是电脑屏幕,所以这次对我们来说实际就是特别大的挑战。他比我年轻,他观念适应比我快,我使劲跟随、转变,但是我们也用互联网思维在工作。实际只有用互联网创作才能达到今天。

  过去,如果全球化拍摄,这种全人类拍摄,用我们几个摄制组,甚至几十个摄制组,都做不到。因为使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用互联网联络到所有要拍到的东西。过去,一个大片子即使在国内拍,联络到这些专家都有难度,但是这次都拍到了。

  这次整个拍摄到的内容那么丰富,如果要放在过去,组织几十个摄制组,都拍不到这么多东西。这次也是用互联网这种思维和方式,在网上搜索、采访,实际上相当于有无数的摄制组为我们拍摄,对我的刺激特别大。过去我们会说谁拍得更好,哪个导演、摄影师拍的最好,而实际上现在是全人类影像制作。

  过去我说我这个时代过去了,但是做这个片子之后,又有了信心,一定要利用互联网思维。现在我带研究生、博士生,只要写论文,就要跟着我,一定要和互联网有关系,面对互联网这个时代,我们怎么样制作、创作,这样才能适应一个新时代。

  还有一个过去我们做片子,在很大程度上,看今天和看过去,主要要看现在,更要看未来,或者从未来看今天,这才是这次对我一个大的学习机会。不是完全颠覆和覆盖。

  主持人王小丫:其实我特别能够理解孙导说的这番话,其实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做电视的时候,确确实实十多年前,是赶上了一个电视最繁荣的时代,就是我们最年轻的时候和电视里最需求、最繁荣发展的时候,两者重叠、重合。但是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像我们这样,踩到了电视这个点,迅速感觉到危机感。

  石强:我们片子里有一句话,“苏宁赶上了自己时代,也迎头撞进了他人的时代”。

  主持人王小丫:踩到这个点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点不行了,赶紧踩另外一个点,迎接新兴媒体挑战,如果不迎接新兴媒体挑战,很可能就成为过去、历史。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幸运,能够密集地感受到这个时代不停地在变革,本质上的变革。

  现在回过头来问一下张总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18日的时候,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着力打造形式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主流媒体,您觉得机会在哪里,是不是代表着新媒体春天来了,对这个如何解读?

  张坤:总书记从战略角度,谈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这不仅仅是当前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和举措,更是从大文化、大格局,从中华复兴层面,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对于包括我们这样的中央主流媒体来说,都是一个新机遇,今天的“新媒体”,已经越来越无边界化了,不能简单地说,谁是媒体,谁不是媒体,我觉得现在我们只要发生关系,传播一切就是媒体,一切皆有可能。而且一切虽然是无常,但是一切无常中也有常,有常就是要有道,道和技,有些技术手段永远是手段、技术。总书记反复强调,一边是管理,一边是融合,就是强调一定要有道,要坚持一些什么,我们自己内部提出要有“中青定力”。

  主持人王小丫:中青定力是什么?

  张坤:首先我们自己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时代这种无常本来就是一种常态,不能被互联网一些负能量所裹挟,更多地要善待、善用、拥抱互联网,为我所用。我们要专注于自己该做的,要有理性、建设性和专业精神,逐步构建和打造融合性平台和融合性产品。只要坚定地按照总书记所说的方向,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朝着打造新型主流青年媒体的目标努力,我觉得确确实实一个春天到了。

  主持人王小丫:在迎接这个春天的同时,肯定自己要做好准备,都说互联网时代是瞬息万变的,一切都是变化很快,请问我们的主创人员石导、孙导,还有张总,要想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要分一杯羹,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精神、思维?

  石强:你懂得这个时代,就能够懂得在这个时代怎么样成为一个在互联网引擎之下强有力的个人和强有力的机构,包括强有力的国家。刚才说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不是对应于传统媒体,这是强有力的武器,谁都可以用它,关键得懂,懂它一定能用好它。

  主持人王小丫:首先要了解它、熟悉它,要摸到它的特点。

  石强:对。

  主持人王小丫:孙导,不管带博士生、研究生都要求他们往互联网思维上靠,怎么解读?

  孙曾田:我认为一定要跟所有的人连接起来,然后这个力量才能放大,才能更好地传播。

  主持人王小丫:其实很多年前有几个科学家,大家在面对一台一台孤独计算机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想象,或者一种期待,这样每一台孤独的计算机能够连接起来,其实没有过多时间,他们真的连接起来,而且有特别划时代的名字互联网,所以今天采访张总的时候,张总说,你看,我拿的是一份《中国青年报》,每天看到印刷厂印刷出来这张报纸,其实背后有无数的业态、新兴品种,或者有无数的对于未来的想法。

  石强:有一个共识,互联网本身是中性的。在我们的采访当中,几乎所有的国家、所有研究者,都表示互联网的确需要管理,这是必须的。因为这个能量相应释放,对过去所有的控制体系、规则、手段、方式,包括思维,都产生了突破性、颠覆性突破。不同于工业时代的这样一种技术力量,必然带来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还有种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网上的词叫刷新。面对这样一个物理上没有边界的事物,面对这个事物带来的难题,人们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地体会、寻找答案。

  主持人王小丫:当时拍《控制》什么样想法?

  石强:客观正确看待,整体上非常积极、热情。互联网时代,必须尊重客观和真实。任何一个技术能量出来的,一定对新时代带来新挑战和问题。有目共睹,网络犯罪,安全,包括隐私等等,都需要进入新时代、迎接新时代,理解变革。

  主持人王小丫:我们今天用这样的方式来配合我们《互联网时代》的播出,我在想,其实本身这种边看边聊这种方式,就是以互联网的方式,在向互联网递进这种方式,表达着我们对于新兴媒体的一种尊敬、融合,还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彼此是同时共同成长的。

  所以在边看边聊最后,请三位嘉宾,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们认为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美好在哪里?展望一下。

  张坤:回到最原始的点,互联网的未来,希望人跟自我、人跟人、人跟自然、人跟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主持人王小丫: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因为有这个技术,人性善的方面希望发挥更大,智慧的一面,希望给它放更大的光芒。

  孙曾田:所有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主持人王小丫:生活更加美好。

  石强:我们有一集《眺望》,我们只是这个时代黎明第一缕阳光投射下,略微打量这个时代,未来远超于所有想象,包括最后一集《眺望》,也是基于今天目的看到的东西,基于很多观众、创作者自身震撼。这个时代谈论变是对的,一定考虑什么东西不变。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有一天我们不再谈论互联网,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到来。

  主持人王小丫:我们已经运用自如了,已经变成血液了。

  石强:像我们孩子永远不会谈论电。

  主持人王小丫:对于我来说,我的感受比较近、比较具体,我要感谢互联网时代,要感谢《互联网时代》这部纪录片,因为让我们有了边看边聊这种互联网时代的节目形态、方式,所以我能够和这么多的嘉宾、专家、学者,还有互联网战线一线的弄潮儿,在一起聊这个时代,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次特别难得的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也要感谢这个互联网的时代。

  石强:BBC五年时间完成整个改革,不叫转型,全体改革,我们现在理解融合,内容全面融合,实际上在BBC,所有这些手段,形成了生产方式全融合,网络本身在电视台传播中,不是传播这一段,生产这一段,整个生产有共鸣,看成一条生产线。用户创作最重要是变革,变革在他们那进行了五年,对于我们现在这种改革,可能要付出很长。这一次习总书记顶层设计战略,对于国内主流媒体有很大契机。内容不死,渠道永远在变,今天PC变成手机上,变成APP上,直接到芯片,国外很多技术收购传统媒体,未来一定是内容竞争。

  主持人王小丫:去年的互联网大会上,清华的学生在探讨互联网,突然有学生举手,说我有问题要问,我是生物系,学生物的,我听他们在聊什么,不管高速公路修的多宽,实验做不好,药做不好,有最好的大夫远程会诊,方便快捷,但没有药大夫怎么治病。我说你说的太对了,可以回去做实验。不管渠道怎么变,内容是真正的宗旨、核心竞争力。电视最繁华的时候,我们投身到电视当中来,还是可以坚守到这个岗位上,继续做内容。

  孙曾田:最好的摄影师,拍的不够好,离的不够近。现在没有人比他们在跟前的人离得更近。

  主持人王小丫:摄影理念的颠覆。

  石强:已经注定离专业记者渐行渐远,任何一刻发生可以没有记者,但是一定有用户。今后信息整合能力,包括用户关系,这是一种重建关系。

  孙曾田:和所有人连接起来,才是更大的力量。

  石强:特别希望张总在中青社开始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形成一个社群,用户是所有社群,拥有五百万、一千万这样年轻人社群,做什么不能做,玩什么不能玩。

  孙曾田:互联网是所有创造力,我们把这些创造力结合起来,这个时代更好。

  石强:现在很多传统媒体转型,这是很吃力的。基本上在很多其他国家媒体,现在很多东西,包括灵活机制,是不是给到。

  张坤:今天对我来讲是危@机,你们过来对于我来讲就是一个“机”,是一个契机,互联网点燃中青报,就是点燃中青报内在创造力,这是今天我收获非常大的。

  主持人王小丫:谢谢张总,花那么多时间给我们。谢谢大家!

分享到:

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