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时期江苏在扩大改革开放、加大城乡统筹、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建设、提升人民福祉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江苏时,充分肯定江苏工作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绩,并希望江苏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强、富、美、高”是习近平对江苏发展的全新定位,也是江苏在今后五年及更长时期内致力实现的美好愿景。“
作为内地第一工业大省,江苏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同时,江苏的创新能力也非常突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可以这样说,江苏制造业和创新水平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制造”的未来走向。
凭借这两大突出优势,江苏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新定位,确保在推动“经济强”上取得重大进展。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江苏确立“产业科技创新”这一定位,有别于北京、上海提出的“科技创新中心”,而是主要立足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既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又注重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力量雄厚、创新平台较多的综合优势。
目前,在江苏的两院院士有9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有598人,省“双创”引进人才有3127人,近五年全省共引进海外留学人才3万人,在江苏的外籍专家超过10万人。去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8%。2014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计划“三步走”:第一步,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第二步,经过10年左右奋斗,到2025年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2025制造业目标,部分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第三步,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使江苏在全球产业科技创新格局中跻身先进行列。
“十三五”时期,江苏将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其中,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突出。
江苏将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并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同时,江苏将注重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高科技企业培育有机结合的新型创新协同体系。争取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为鼓励和推动创新,江苏将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集中支持事关产业发展的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健全军民技术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江苏还将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四个对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建立覆盖创新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更大力度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更好发挥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在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上,江苏将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有利于创新的新政策、新机制、新模式,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同时,加强苏中、苏北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建设,推动区域内创新组织的集成联动,并构建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机制,提高创新国际化水平。
而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方面,江苏主要是立足于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呼应《中国制造2025》,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江苏制造业实力比较强,工业总量约占全国的12%,智能电网、海工装备、光伏电池、轨道交通等技术和产品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江苏将发挥制造业优势,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和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全球产业发展新高地。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江苏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向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同时,江苏将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按照市场化原则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运作机制,做精做特做优做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到“十三五”末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15%。
此外,江苏将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行动,落实和完善企业技改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化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建筑产业与工业、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